查看原文
其他

皮克斯写给中年人的孤独宣言:离别是迟早的,孤独是注定的

柴斯卡 豆瓣阅读 2022-11-03

本文是豆瓣阅读作者 柴斯卡 为《玩具总动员 4 》撰写的影评

《玩具总动员4》是皮克斯写给中年人的重启之书。人到中年的胡迪已经不再被孩子需要,他很孤独,也很迷茫,却又必须表现出自己是个坚强的牛仔与成熟的英雄。所幸,在远行的征程中,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。


 

孤独,作为处境

每个孩子都会得到很多爱,这些爱来自他们的一屋子玩具。 

在《玩具总动员》的设定中,玩具相对于孩子,处于绝对的从属,他们的使命与心愿,就是为孩子带去欢笑,如果能成为孩子的「最爱」,那就太好了。

胡迪是一个玩具牛仔。

作为玩具,他功能强大;作为朋友,他聪明风趣;作为大哥,他忠实可靠。

他当然很爱他经历过的孩子们。

他的主人,小男孩安迪,曾经走到哪里都要带着胡迪。

可突然有一天,他再也没有碰过胡迪、以及他的一箱子玩具。

他的另一个主人,小女孩邦妮,曾经也抱着胡迪玩过家家的游戏。

可突然有一天,她甚至没意识到胡迪走丢了。

就这样,《玩具总动员》色彩斑斓的画面下,除了埋藏着各类恐怖片、 B 级片梗(闪灵、异形、鸡皮疙瘩系列),还有无穷无尽的怅惘——爱与不爱、受宠与抛弃,不断地提醒着观众:快乐是短暂的,感情是渐淡的,离别是迟早的,孤独是注定的。

观众们为它流下的眼泪,又有多少是因勾起了那些伤心的回忆?

《玩具总动员 4 》中的仿 B 级片桥段

 能怎么办呢?就连孩子本身也是孤独的。

无论安迪还是邦妮,都是以「戏剧表演」的方式玩玩具的,他们为玩具赋予各式各样的身份,(「邪恶的猪排博士」),在脑海中建立一个自得其乐的幻想王国,营造出一种自己朋友很多的感觉——这是因为,玩具数量与种类的大爆发,背后是中产阶级的少子化——不再有兄弟姐妹和充足的户外活动,除了玩具孩子们没有什么真正的陪伴。

可是,每个孩子都喜新厌旧,每个孩子都有很多玩具,每个孩子都迟早会接触到广阔的大千世界。

但每个玩具的世界里却都只有一个孩子。

生而为玩具,对不起。

安迪在胡迪的靴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

  

孤独,作为挣扎

《玩具总动员》的每一部,都讲述了男一号牛仔胡迪的一段成长。四部作品分别阐述了他的四个不同「玩(具)生」阶段——每个阶段都有孤独,「成长」帮他摆脱了当前的孤独,可是到下一个阶段,他还是会遇到新的孤独。

孩子阶段的胡迪,孤独是「缺乏关注」。

第一部中,胡迪因新款电动玩具巴斯光年的到来,而担心失去小主人安迪的爱,于是不断在主人和巴斯光年之间搞着破坏。到了第二部,胡迪摆脱了幼稚的占有欲,但是又难免被虚荣心俘获,当他在阴差阳错间被收藏家送入玩具博物馆、享受观众的惊叹时,他一度再也不愿意回到平凡的家中——此时的他,尚不是一个能对外输出能量的真男人。

《玩具总动员2》

青年阶段的胡迪,孤独是「离开朋友」。

第三部中,胡迪终于成熟了。虽然成熟了,但生活太难熬了:安迪马上要进入大学,已经很多年没有摸过任何玩具,可玩具的天性,又让他们感到自己必须通过「被玩」来达成「物尽其用」,实现「玩生」价值。玩具们纷纷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焦虑:对以爱为生的他们来说,世上最大的挫败,是不被爱。

《玩具总动员3》中,安迪长大了

此时的胡迪却坚定着「好兄弟」心态。当所有玩具都想放弃不爱玩具的安迪时,只有胡迪还在坚持:「我们必须要为安迪『 be there 』 ,出现在他需要我们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,这是我们的使命。」可胡迪也不得不承认,放在阁楼上落灰,对「玩具」来说,不少于一个好的归宿。

但总有更小的孩子是需要玩具的。

深思熟虑之后,胡迪主动放弃了和安迪一起上大学的机会,带走了所有的玩具伙伴,转投还在上幼儿园的邦妮。这也是一种人生选择的建议:绝不必抓住已经逝去缘分不放,在合适的时候,淡然而从容地离开吧。 

到了正在热映中的《玩具总动员》第四部,胡迪的胸怀更加宽广。他乐邦妮所乐,忧邦妮所忧,他毫不计较邦妮早就把自己忘了,当他发现邦妮亲手打造的手工作品「叉叉」能帮她缓解上幼儿园的忧伤时,偷偷地帮她寻找失踪的「叉叉」。

俨然是把自己当作邦妮的老父亲了。

《玩具总动员4》中的邦妮,一个富有想象力、善待玩具的小女孩

成为「老父亲」,也就意味着胡迪要面对中年阶段的孤独:事业崩塌。他总是希望为了孩子「 be there 」,但邦妮这个孩子即使还没有到上小学的年龄,也不再需要他了。按照胡迪一直以来的思想观念,他的存在意义已经抹杀了,成了一个「没用的玩具」——胡迪应该像《玩具总动员》系列中的几位「反派」一样,为主人的变心嚎啕大哭、愤世嫉俗吗?


  

孤独,作为解脱

可以看到,胡迪面临的是极其典型的中年危机,映照到现实生活中,也能找到大量范本——曾经辉煌的中产、白领、经理人乃至高管,走到产业转型的路口,不得不面临中年失业:自己习惯的老一套,在新时代未必行得通,强行留在以前的位置上,思想确实有点跟不上。他们曾经认为人生轨迹会一直向上,可突然间,旧世界崩溃了,新世界里,他们不知道如何发出最微弱的光。

这种落差自然是极度痛苦的。 

《玩具总动员 4 》是皮克斯写给中年人的重启之书。在这个瞬息万变、高度竞争的世界里,他们远远比孩子更需要心灵抚慰和安全感。但中年人的背后没有热烈关切着他们的玩具,他们自己就是那个玩具,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,害怕着被抛弃,却又必须表现出自己是个坚强的牛仔与成熟的英雄,不可以在上小学的第一天嚎啕大哭。

所以中年人,才是最想逃避的群体。

胡迪完全可以以爱为名,继续留在邦妮身边做个沉默的守望者,逐渐沦为一个讨人厌的老头子:过时的经验、过时的想法、不甘于被边缘化,乃至喋喋不休、说教不止……还好他是主角,主角没有逃避的权利。

转折点在于胡迪在第二部中的倾慕对象——牧羊女「宝贝」,这个角色在第四部中又一次闪亮登场。宝贝便是一个惨遭变卖的玩具,但她野性十足又独立刚烈,从不哭诉自己命运的悲惨和主人的变心,反而因来自大千世界的挑战兴奋不已。她在巡回游乐场里不断结识新的朋友(就此造就了第四部中妙趣横生的配角团):没有主人,也生活得充实而幸福。

牧羊女「宝贝」

浪迹天涯的玩具们似乎是在说:中年人,哪怕没有单位、没有编制、没有旱涝保收,也不意味着人生的大失败。你永远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你未曾接触过的大精彩。

牧羊女给了胡迪很多启发。他也开始思考:生而为玩具,是否一定要有主人?答案是不一定。于是胡迪做出了惊人决策——寻找自由、离开邦妮,到广阔的大千世界去看一看——堪比中年人的「勇敢离开体制」。

当牧羊女带着胡迪爬上对玩具来说无比宏大的游乐场塔尖,胡迪发现自己的耳畔萦绕着许许多多孩子们的欢笑:更多的孩子,更多的玩具,更多的快乐。

胡迪继续思考:玩具是否一定要通过获得主人的爱,来体现自身价值?答案依旧是不一定。于是胡迪继续做出惊人决策——发挥自己的特长与经验,混迹游乐场,帮其他玩具寻找家,就此开启了新的事业——堪比中年人的「勇敢创业,从头再来」。

登上大篷车浪迹天涯的胡迪,试图在人生的下坡路上开启新华丽:不断涌入的新视界,不断收获的新伙伴……在胡迪和宝贝的路途上,「远行」不再是专属于年轻人的命题,中年人也要远行。

与其逃避,不如远行。

远行,坚定远行,永不畏惧地远行。

再见了,大伙儿

多年以后,胡迪和宝贝可能会遍游北美的所有游乐场,

内心就像攀登过世间所有高峰的人类一样丰富而沧桑。

邦妮小学快毕业了,擅长写作和讲故事。

胡迪总是会在深夜想起安迪,

而结婚生子的安迪,在儿子诞生后的第一件事,

就是买一个复刻版的胡迪,

再一次在靴子底部写下「 Andy 」。

胡迪真的很爱安迪,可安迪的人生,他确实没有能力跟上了。

谁让这个世界是这样运行的呢?

快乐是短暂的,感情是渐淡的,离别是迟早的,孤独是注定的,

但我对你的爱,是不会改变的。

给我一个拥抱吧,兄弟,

我在自己的轨道上很幸福,不知你怎么样了?


— 完 — 


✎ 

往期回顾

暴力仓鼠 ·《狄仁杰》noc ·《阿瓦隆》

蝶离岸 ·《超大号美人》苏莞雯 ·《鎌仓物语》

梁子非 ·《江湖儿女》兰思思 ·《找到你》

猫爪君·《昨日青空》柴斯卡 ·《神奇动物2》

狂奔的提琴 ·《无敌破坏王2》叶眉 ·《摘金奇缘》

陈子衿 ·《狗十三》柴斯卡 ·《驯龙高手》

辽京 ·《过春天》植桐 ·《雷霆沙赞》

柴斯卡 ·《小飞象》东来·《撞死了一只羊》


✎ 

本文作者

柴斯卡:小雅奖获奖作者,以写作为终极理想的摇滚少女,利用业余时间创作,希望可以自由地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。



沸腾的齐柏林

柴斯卡


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齐柏林飞艇( Led Zeppelin )是全球最炙手可热的摇滚乐团。当乐队于 1980 年解散时,已经创造了唱片销售、演唱会票房方面的多项世界纪录。2007 年,在齐柏林飞艇于伦敦举办的重组演唱会上,有几千万人为几千张票展开了激烈的争夺。

扫描二维码阅读《沸腾的齐柏林》



 长篇拉力赛邀你当评委 

给好故事投票,赢大奖

长篇拉力赛读者评委开始报名啦!

前 1000 名完成报名的读者将立即获得  5 元阅读礼券 ,可以在豆瓣阅读全平台使用。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。

读者评委在开赛后追读连载,按照阅读时长可获得每天 1 ~ 5 张推荐票,自由投给喜欢的参赛作品。

  • 在任一赛段投票满 7 天,可获得  10 元阅读礼券 (每赛段可获得 1 张);

  • 任一赛段每天投推荐票,实现「全勤」,还有机会赢取  iPad mini  哦!

👇点击「阅读原文」马上报名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